跟腱炎通常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而跟腱断裂、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跟腱炎等情况可能需手术,儿童青少年、成年人、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病史人群等在治疗决策上各有考虑,非手术治疗措施多样,手术情况依不同情形而定。
非手术治疗有效情况:多数跟腱炎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措施包括休息,避免引起疼痛的活动,让跟腱充分休息;冰敷,一般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有助于减轻炎症和疼痛;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但不进行具体用药指导)减轻炎症和疼痛;物理治疗,如超声治疗、电刺激等,可促进跟腱的修复和血液循环;佩戴跟腱支持带,帮助稳定跟腱,减少进一步损伤。对于大多数轻度至中度的跟腱炎患者,经过数周的非手术治疗,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需要手术治疗的情况
跟腱断裂:当跟腱发生完全断裂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例如,急性跟腱断裂的患者,手术可以修复断裂的跟腱,恢复其连续性和功能。一般来说,对于急性跟腱断裂,手术多在受伤后尽快进行,以获得更好的预后。
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跟腱炎:经过6-12个月正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跟腱炎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比如,一些患者经过长期的休息、物理治疗等保守处理后,跟腱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仍然没有改善,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此时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跟腱清理术、跟腱修复术等,目的是去除跟腱内的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的跟腱结构,改善跟腱的力学性能。
不同年龄人群的考虑
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的跟腱炎相对较少见,多与过度运动等因素有关。如果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跟腱炎,首先也应尝试非手术治疗。因为他们的跟腱仍在发育中,手术需要更加谨慎。但如果经过长时间规范的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时,才会考虑手术,手术时要充分考虑对生长板等的影响。
成年人:成年人的跟腱炎手术决策相对更灵活一些,但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职业、运动需求等。如果是从事需要高强度跟腱活动的职业(如运动员等),保守治疗无效时更倾向于手术治疗以尽快恢复运动功能;而对于一般的成年人,非手术治疗仍然是首选,只有在保守治疗确实无效时才考虑手术。
不同生活方式人群的考虑
久坐人群:久坐人群发生跟腱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已经患有跟腱炎,非手术治疗中的休息就非常重要,需要减少站立和行走时间,多进行适当的跟腱拉伸等物理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也要考虑到其久坐后跟腱功能恢复的需求,术后康复需要帮助他们重新适应日常活动和逐渐恢复运动。
运动员:运动员对跟腱功能要求较高,一旦发生跟腱炎,非手术治疗需要更注重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是为了让他们尽快回到赛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康复计划都要围绕其运动需求来制定,确保术后能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
有病史人群的考虑
有跟腱既往损伤史人群:有跟腱既往损伤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跟腱炎时,治疗决策更需谨慎。非手术治疗时要加强康复监测,因为既往损伤可能导致跟腱的力学性能已经改变。如果再次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手术中要更加仔细地处理跟腱的病变,术后康复时间可能更长,要注意避免再次损伤。
有基础疾病人群:比如合并糖尿病的跟腱炎患者,非手术治疗时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跟腱的愈合。在考虑手术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因为糖尿病可能增加手术感染等风险,术后也要加强血糖控制和伤口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