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

3912次浏览

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患者体内胰岛素缺乏,血糖过高,脱水,血液浓缩,可出现严重口渴、多饮、多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嗜睡、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是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常需要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胰岛素,预防方法包括严格控制血糖、补充水分等。

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约2/3的患者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或仅为轻症糖尿病。以下是关于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的一些重要信息:

1.什么是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

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是糖尿病患者在严重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胰岛素缺乏、血糖过高、脱水、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

2.症状和表现:

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口渴、多饮、多尿、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嗜睡、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

3.诊断和检查:

医生会通过检测血糖、血酮、血渗透压、尿常规等指标来确诊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头颅CT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4.治疗方法:

治疗的关键是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通常需要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和渗透压。

同时,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

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

注意补充水分,尤其是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

定期监测血糖和进行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6.特殊人群: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发生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且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因此,老年人在患糖尿病时,应更加密切地关注身体变化,定期就医。

儿童:儿童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发生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但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也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积极治疗并发症等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的发生至关重要。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干出血昏迷多久能醒?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干出血昏迷时间长短取决于脑干出血量的大小,如果出血量>10ml,死亡率接近100%,几乎没有苏醒可能性。如果出血量较小,病人神智可能清醒。如果出血量居中,一般三周左右看病人能否苏醒;如果三周仍昏迷,早期需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手段包括高压氧、中医、针灸、理疗、促醒等治疗手段,如果3个月仍昏迷,以
高渗性昏迷是什么意思?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渗性昏迷一般是由于应激,高糖摄入等,诱因作用下体内胰岛素相对不足而引发的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类型。临床上已严重高血糖,而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脱水和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
昏迷怎么评分?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用于评估昏迷程度,经过睁眼反应、语言反应以及肢体反应来评分,每项的最高分是五分,综合评分15分是最高分,12-14分代表轻度的意识障碍,分数越低意识障碍越严重。
低血糖昏迷急救方法有哪些?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低血糖昏迷应及时测量毛细血管血糖,及时给予50%葡萄糖,静脉注射60-100毫升,静脉连续滴注5%或10%葡萄糖溶液。如有必要,可以加入氢化可的松或胰高血糖素来提高血糖。应当注意那些没有意识并且不能进食的患者,以防止呼吸窒息和危险。在纠正低血糖的同时,必须每半小时或每小时监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升至正
糖尿病人能吃海鲜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能吃海鲜,海鲜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E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而且海鲜中脂肪含量低,对血糖影响小,但要注意烹制方法,以水煮、清蒸为佳,而油焖、红烧、煎炸则不好,注意像鱼籽、蟹黄等含高胆固醇高的食物就不要吃了,还有就是最好吃新鲜的海鲜,不要吃腌制的海鲜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怎么护理?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高渗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现阶段已改为高血糖高渗或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护理措施:首先要做好心电监护,吸氧,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神志,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记录出血量,留置胃管、尿管,做好胃管、导尿管护理,监测血糖、电解质,静脉注射胰岛素,积极补液,胃管补液,每小时血糖控制在3.9~6.
脑出血深度昏迷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后,病人表现出深度昏迷,说明病人的病情比较重,这也说明脑出血的量已经非常大了,或者是因为脑干出血造成的。若是大量的脑出血造成病人昏迷,这个时候就应当积极手术治疗,减轻病人颅内高压症状。如果手术及时,病人的病情不是非常严重,病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如果病人脑出血不适合手术治疗,就应当用脱水降颅
脑出血昏迷几天能醒?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病人正常会在七天之内清醒,在卧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恢复。但有的病人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病人在三个月之内没有清醒过来,很有可能进入了植物人的状态。并且病人昏迷的时间过长,那么在进行手术治疗后,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也就长一些。脑出血病人昏迷后的清醒同样取决于病人的脑损伤的程度以及手术是否进行及时
脑出血昏迷多长时间会死亡?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昏迷造成死亡的时间不是确定的,脑干出血昏迷后呼吸心跳骤停,数小时内有生命危险;大面积脑出血昏迷、脑疝,短时间内也有生命危险。对于出血量适中或及时清除血肿的脑出血患者,其随后的死亡原因往往是呼吸抑制、感染、胃肠道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死亡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具体情况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治
脑出血昏迷半年能醒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由于病人昏迷的时间较长,能否醒过来,主要取决于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发病后是否进行积极的抢救。因为脑出血造成的脑水肿,压迫脑组织,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的可能会一直昏迷。临床上一般认为昏迷超过3个月以上,可考虑诊断为植物性生存状态,这种病再次苏醒的可能性很小。
脑出血昏迷苏醒的前兆
司维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脑出血如果出血昏迷很严重的情况,患者在昏迷阶段往往生命体征会出现异常,对外界刺激反应非常小,进入深昏迷患者随时可能会出现死亡。随着治疗,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预示患者有可以苏醒,也就是所谓昏迷患者苏醒的前兆:1、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血压稳定,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或者呼吸频率深度逐渐平稳,体温、心率等趋于正常,都是是疾病向好的一个趋势,患者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人的尿是什么颜色
于江红 主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 三甲
尿的颜色,跟病没有多大的关系,跟日常饮水量以及进食的东西有关。如果喝水较少,出汗较多,尿的颜色就会加深,主要是由于尿液中的物质较多引起的。但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肾病,从而出现蛋白尿,如果尿里出现泡沫,则需要积极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用药,以消除尿蛋白。
昏迷多久算植物人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昏迷多久算植物人,需要根据情况进行判断。一般在大面积脑损害后会出现暂时性的植物人状态,若是超过四周以上称为持续性植物人状态。持续性植物人状态恢复意识及预后较差,很少会出现好转,但个别植物人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后能恢复。
睁眼昏迷和植物人区别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植物人又称植物人状态,是由于广泛的大脑皮层损伤导致的病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呼吸、血压、心率及体温均正常,但没有意识,主要靠鼻饲补充水分和营养。植物人有时可以睁眼貌似清醒,称为睁眼昏迷,但睁眼昏迷不一定是植物人。有些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短时间处于睁眼昏迷阶段,可以在三到六个月预示恢复,从植物状态苏醒过来。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免费咨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