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3490次浏览
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GFR)等,这些指标能反映肾功能的不同方面,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综合判断。
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小球滤过率(GFR)等,以下是关于这些指标的详细介绍:
1.血肌酐(Scr):
参考范围:男性53~106μmol/L,女性44~97μmol/L。
临床意义:血肌酐值一般作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当Scr升高时,提示肾功能可能出现异常,但需要注意的是,Scr并非敏感指标,其升高可能已经是肾功能不全的中晚期。
2.血尿素氮(BUN):
参考范围:成人3.2~7.1mmol/L。
临床意义:血尿素氮水平受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等因素影响,但其值升高时同样提示肾功能受损,但特异性不如Scr。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参考范围:成人80~120ml/min。
临床意义:Ccr能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且较血肌酐、尿素氮更敏感。但其检测较为复杂,通常需要留取24小时尿液进行计算。
4.肾小球滤过率(GFR):
参考范围:成人80~120ml/min。
临床意义:GFR是反映肾功能的最可靠指标。目前,临床常通过一些公式计算得出GFR,如Cockc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等。
注意事项:在评估肾功能时,还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如胱抑素C、尿酸、β2-微球蛋白等。此外,一些因素可能影响肾功能检查结果,如年龄、性别、体重、肌肉量等,因此在解读检查结果时需综合考虑。
总之,对于怀疑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肾功能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保护肾功能。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肾功能,以延缓病情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