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病因是什么

发布于  2023-06-13

9306次浏览

1.急性甲亢性肌病:常以严重感染、手术和外伤为诱因,出现甲亢危象,表现为急性起病的延髓麻痹,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2.慢性甲亢性肌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甲状腺素分泌过多。过多的甲状腺素抑制了磷酸肌酸激酶的活性,使骨骼肌肌酸和磷酸含量减少;另一方面,甲状腺素作用于肌细胞内线粒体,使其发生肿胀变性、ATP减少及能量代谢紊乱,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因近端肌群含线粒体丰富,故肌病最多先累及近端。

3.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人类白细胞的相容性抗原(HLA)其发病与某些遗传因素有关,TPP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别,亚洲人多见,白人少见,现已发现TPP患者中Bw46、B40、B5、A2、Cw3、DRw8抗原频率显著增高,国人B51抗原频率显著增高,B51-CW3呈显著的连锁不平衡。

4.甲状腺突眼麻痹:病因不明,可能和免疫机制有关

5.甲亢性重症肌无力:有研究发现HLA-DR3与甲亢和MG有关,发现B因子F基因频率在甲亢合并MG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该基因在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甲亢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机体代谢加快,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异常增高和代谢亢进的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怎么治疗内分泌性肌病
内分泌性肌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主要是补充激素、缓解症状、恢复肌肉功能,患者还需注意生活习惯、定期复查、谨遵医嘱。 内分泌性肌病是指由于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肌肉病变,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对因治疗是治疗内分泌性肌病的关键。例如,对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补充糖皮质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补充甲状腺素是重要的治疗措施。此外,治疗原发病还可以改善肌肉症状。 对症治疗主要针对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进行。可使用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肌松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职业治疗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其次,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最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诊,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总之,内分泌性肌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和患者的整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甲亢性肌病有哪些类型
甲亢性肌病有多种类型,包括急性、慢性、周期性瘫痪和眼肌型,治疗需针对甲亢及支持性治疗,高危人群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就医可缓解症状。 甲亢性肌病是甲亢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肌肉无力和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以下是关于甲亢性肌病的一些类型: 1.急性甲亢性肌病:常发生在甲亢症状出现后的数周内,表现为严重的肌肉无力,甚至呼吸困难。 2.慢性甲亢性肌病:起病隐匿,主要影响肩胛带和骨盆带肌肉,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3.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周期性发作的肌肉无力,常累及下肢,严重时可导致瘫痪。 4.甲亢性眼肌型:主要影响眼部肌肉,导致眼球突出、复视等症状。 对于甲亢性肌病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甲亢本身的治疗,如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同时,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以缓解肌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孕妇、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以及长期未接受治疗的甲亢患者,更容易发生甲亢性肌病。因此,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发现和治疗甲亢。 如果你怀疑自己患有甲亢性肌病,或者出现肌肉无力、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相关肌肉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的治疗。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甲亢,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甲亢性肌病的症状。 关键信息: 1.甲亢性肌病包括急性甲亢性肌病、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和甲亢性眼肌型。 2.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甲亢的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3.高危人群应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 4.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接受治疗有助于缓解症状。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内分泌性肌病怎么检查
确诊内分泌性肌病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肌肉活检、影像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查体肌力可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或降低。 2.相关内分泌激素定性及定量检测可明确疾病类型,如甲状腺性肌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升高或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等。 3.血清酶学、电解质检查可有肌酶正常、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周期性瘫痪病例在肌无力发作期血钾偏低。 4.X线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肌病骨骼关节X线平片可见普遍骨质疏松脱钙、骨膜下皮质吸收等症状。 5.其他检查肌电图检查、病变部位肌肉活检等有利于诊断。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甲亢性眼肌病如何治疗
典型的甲亢性眼病,临床表现有畏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甚至眼球明显突出,治疗的目的是纠正甲状腺功能,改善保护视力,减轻疼痛等不适的症状,改善容颜。 关键在于把甲状腺功能控制到正常,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放射碘,手术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甲亢病人的眼征,而手术和放射碘,有的时候会加重眼病,所以具体选择的时候,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甲状腺肿大的程度,还有医生综合来判断。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不能吃含有碘的食物,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能劳累,不能熬夜,不能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怎么诊断
医生诊断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来确诊。 1.有血管外科手术史。 2.患者有肢体僵硬强直非凹陷性水肿肌红蛋白尿与肌红蛋白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休克等临床表现。 3.血钾检测:检查可见血钾浓度升高。 4.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浆pH降低。 5.肾功能:检查可见肾功能异常。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怎么检查
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主要依靠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钾检测等帮助确诊。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等情况。 血常规检测血浆pH是否正常等情况。 尿常规了解机体的代谢状况,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有无异常等情况,为肌病肾病性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血钾检测检查血钾浓度是否正常等情况。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如何护理
1.遵医嘱,坚持用药。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质量较好时可以开窗通风。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可进行规律的运动。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甲亢性肌病有什么表现
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甲亢性肌病是甲亢的特殊临床表现之一。甲亢性肌病可表现为吞咽困难、呼吸肌麻痹等症状,甲亢性肌病临床表现存在个体差异性。 1.急性肌病:可表现为数周内出现言语及吞咽困难、发音不准,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2.慢性肌病:发生于80%的Graves病患者,起病缓慢,以近端肌肉群受累为主,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登楼、抬肩、蹲位起立困难,常有肌肉萎缩。 大约1%的Graves病患者可合并重症肌无力,表现为双侧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复视等。 建议甲亢性肌病的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怎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
治疗的最根本措施仍是针对原发病,即甲亢的治疗。 一般治疗1.避免进高糖饮食。 2.睡前不宜进食。 3.避免寒冷、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感染。 4.血清钾经常131治疗对该病均适用。甲亢被有效控制后,周期麻痹一般不再发作,如甲亢复发,周期麻痹会随之再出现。甲亢周期麻痹发作时,应首先控制甲亢症状,β受体阻滞剂对于控制周期性麻痹症状、预防发作具有很好疗效,推荐应用普萘洛尔10~100mg,一天口服三次,可给予口服或静脉补钾及口服氨苯喋啶。病情稳定后改口服钾盐。通常1~5小时后肢体的活动恢复。同时伴低镁血症者,应补充镁剂。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心得安能减轻或防止甲亢性周期麻痹的发作。 4.甲亢性眼肌麻痹:治疗与甲亢性突眼相同。 5.甲亢性重症肌无力:甲亢治疗与重症肌无力改善并无一致后果,应在治疗甲亢同时治疗重症肌无力,可应用新斯的明、滕西隆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对病程较长,肌无力严重、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胸腺放射治疗或胸腺切除,但疗效不佳,文献报道差异较大。 饮食1.在治疗疾病期间改善饮食,最好多吃清淡少盐食物,忌油腻,而当食欲大增控制不住时,选择少吃多餐的方式,以利疾病控制。
徐晓文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如何护理
1.饮食注意少盐少油,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质量较好时可以开窗通风。 3.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4.可进行规律的运动。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肌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心肌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其次就是栓塞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绞痛等,无论哪一种心肌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大部分为左心衰,常见的症状是劳力性的呼吸困难,加重可以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甚至反复发生急性肺水肿,患者多有咳喘、尿量减少和乏力。当出现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还可以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下肢水肿等,各类型的心肌病都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常见的有房性以及室性的早搏、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心肌病由于心脏结构发生损害,心脏扩大,因此容易出现心脏的附壁血栓,当心功能下降时,尤其是合并房颤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栓子脱落,从而发生栓塞,其中脑栓塞是栓塞并发中最为常见的。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肌病患者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心肌病患者的饮食非常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饮食规律、合理搭配,要遵循高蛋白、低盐低脂的原则,每天要有一定的动物蛋白的摄入,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可以辅助一些植物蛋白,如豆制品,要保证足够的热量。对于进食差的患者可以少量多餐,心衰的患者还要适当控制液体的摄入,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每人盐的摄入量在4-6g,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适当的水果,对于糖尿病的患者不要饭后马上吃水果,而是应该在两餐中间吃水果。第二、注意烹调的方法,少用油炸、油煎、烧烤等方法,最好是蒸、煮、炖的,食物宜做得软、烂、好消化。第三、戒烟、戒酒,酒精不仅会伤害和损害心肌,而且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肌病患者家属需注意哪些事项
作为心肌病患者的家属,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的看待疾病,要对心肌病的症状、发展过程及预后有个基本的认识,这样有利于观察病情的变化,有利于正确看待疾病,家属有个好的心态才能帮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减少焦虑和抑郁的不良的心态。第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还要每天记患者的出入量。第三、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按时去医院复查,听取医生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第四、安排患者的饮食,给予患者高蛋白、低盐、低脂的饮食,饮食要规律,不能暴饮暴食。第五、督促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要增强体质,以改善心肺功能。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病因有哪些?
酒精中毒性肌病可以分为急性肌病和慢性肌病这两种,急性肌病的发生,是在长期饮酒和慢性饮酒的基础之上,多在大量饮酒之后急性发病,表现为肌痛、肿胀,并有运动障碍和痛性的痉挛,伴随有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而慢性肌病,多由长期酗酒所致,也有一部分是由急性肌病转变而来,所以都是跟长期大量饮酒是有关,特别是与饮酒过后,没有吃主食所导致的B族维生素缺乏相关。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肌病是怎么回事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于心肌病。目前心肌病分类如下:第一、遗传性心肌病,比如肥厚性心肌病、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左心室致密化不全、糖原贮积症、先天性传导阻滞、线粒体疾病。第二、混合性心肌病,比如扩张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第三、获得性心肌病,比如感染性心肌病、心动过速性疾病、心脏气球样变、围生期心肌病。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怎样治疗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分为三类:第一类、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针对流出道梗阻药物主要有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目一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要是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抗钙通道阻滞剂,还有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衰竭治疗,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了与其他原因引起心力衰竭相同,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LB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利尿剂、螺内酯。第三个就是针对房颤,肥厚性心肌病最常见心律失常是房颤,发生率达20%。氨碘酮能减少阵发性房颤发作,对于持续性房颤可以使用β受体组织拮抗剂控制心室率,除非禁忌,一般考虑口服抗凝药物。第二、非药物治疗。第一个就是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心功能不全,就是纽约分级二到三到四级患者若存在严重流出道梗阻,近期或运动时流出道压力阶差大于50毫米汞柱,需要考虑行室间隔切除术。目前美国和欧洲共识将手术列入合适患者首选治疗。第二个就是酒精室间隔消融术,经冠状动脉间隔支注入无水酒精造成该区供血区域心室间隔坏死,此法可减轻部分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二尖瓣反应改善心力衰竭症状。起搏治疗,对于其他病因有双腔起搏器植入适应症患者选择植入右心室心尖起搏渴望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对于药物治疗效果差而又不太合适手术或消融患者,可选择双腔起搏。第三、猝死风险评估和SCD预防。肥厚心肌病是青年和运动员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SCD能有效预防猝死发生。预测高危风险因素包括曾经发生过心跳骤停、一级亲属中有一个或多个肥厚性心肌病猝死发生、左心室严重肥厚大于等于30毫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非反复、反复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运动时出现低血压、不明原因晕厥,尤其是在发生运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