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4332次浏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等症状,诊断标准包括病史、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等,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饮食等,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恢复部分肾功能,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控制等。
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与中医治疗,以下是相关的医疗原创
1.什么是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2.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有慢性肾脏疾病病史,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血肌酐(Scr)升高,男性≥133μmol/L,女性≥124μ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80ml/min。
有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证据,如肾脏缩小、肾皮质变薄等。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3.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药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肾等方法,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整人体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饮食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如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等。
其他治疗:如中药灌肠、中药浴等。
4.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目标是什么?
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延缓肾功能恶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尽可能恢复肾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5.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低盐、低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控制饮食,避免高蛋白饮食。
关键信息: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等症状。
诊断标准包括病史、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饮食等,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恢复部分肾功能。
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肾毒性药物、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饮食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