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2318次浏览
中国约有28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但很多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存在误解,包括对耐药、停药、副作用及携带者治疗的误解。这些误解可能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应树立正确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医生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目前,中国约有2800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200万至300万人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对于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然而,很多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存在一些误解,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解和正确的认识:
1.抗病毒治疗会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就无药可救了。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大多是核苷(酸)类似物,耐药率较低。而且,一旦发生耐药,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换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联合用药。此外,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耐药基因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耐药情况并采取措施。
2.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即使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仍然可能在肝脏内复制,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脏损伤,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对于乙肝大三阳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只要病毒载量较高或有肝硬化的高危因素,也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乙肝小三阳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但乙肝病毒DNA持续阳性,或存在肝纤维化的证据,也需要考虑抗病毒治疗。
3.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服药,一旦停药会反弹。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不能随意停药。如果停药过早或不规范,可能会导致病毒反弹,甚至加重病情。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药,定期复查,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果需要停药,应该逐渐减量,在医生的建议下停药。
4.抗病毒治疗会有很多副作用。
抗病毒治疗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大多数是轻微的,如头痛、恶心、乏力等。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减轻或消失。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过敏、肾功能损害等,应该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5.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虽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仍然可能有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如果不进行治疗,病毒可能会逐渐损害肝脏,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此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属和密切接触者也应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以预防感染。
总之,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患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等。同时,医生也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