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2927次浏览
急性黄疸型肝炎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表现为发热、胃肠道症状、黄疸、肝脾肿大等,具有传染性,需及时就医并注意个人卫生。
根据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黄疸前期:
症状:可有畏寒、发热,同时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肝区隐痛或上腹部胀满,肝肿大并有压痛,质地软,部分患者脾脏肿大。
2.黄疸期:
症状: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但仍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出现肝区痛、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
体征:黄疸出现,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并有压痛,质地软,部分患者脾脏肿大。
3.恢复期:
症状:症状逐渐消失,黄疸逐渐消退,食欲恢复正常,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同时,应避免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餐饮具、毛巾等。
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总之,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正规治疗。同时,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避免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