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8752次浏览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起病急、病因复杂的儿科疾病,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主要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感染后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炎症病变。一般采取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及并发症治疗等方法,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出现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预防链球菌感染和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发病。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起病急、病因复杂的儿科疾病,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以下是关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主要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如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后。
感染后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炎症病变。
2.临床表现:
血尿:常为首发症状,可伴有蛋白尿。
水肿:始于眼睑,逐渐遍及全身,呈非凹陷性。
高血压:部分患儿出现血压升高。
蛋白尿:程度不一,一般为轻、中度蛋白尿。
全身症状: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3.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补体C3等。
必要时行肾活检以明确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控制入水量等。
抗感染治疗:针对链球菌感染,使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等。
并发症治疗:如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等并发症,需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预后:
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可完全恢复。
但少数患儿可出现病情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6.预防:
预防链球菌感染,如及时治疗感染病灶、注意个人卫生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孩子出现血尿、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休息和饮食,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