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6
4068次浏览
干燥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以下是关于干燥性鼻炎的一些信息:
1.定义:干燥性鼻炎是一种主要由鼻粘膜长期受刺激而发生粘液腺体萎缩、分泌减少引起,患者自觉鼻内干燥不适,有刺痒、异物感或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2.病因:
长期受外界的物理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致,如长期粉尘的机械性刺激,空气过热、过干的影响等。
鼻腔使用不当,如长期使用高浓度的鼻眼净滴鼻,可导致药物性鼻炎。
全身病因,如维生素A、D缺乏,可引起鼻黏膜肥厚、腺体萎缩。
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黏膜水肿;青春期、月经期和妊娠期鼻黏膜即可发生充血、肿胀,少数可引起鼻黏膜肥厚。
贫血、糖尿病、风湿病等均可影响鼻黏膜的正常舒缩而发生病理变化。
3.症状:
鼻内发干,鼻腔分泌物减少,发痒、灼热感,常诱使患者挖鼻,引起小量鼻出血,嗅觉一般不减退。
患者常感咽干、咽痛,说话时加重,呼吸及吞咽均畅通。
检查见鼻黏膜干红、失去弹性,鼻道有丝状分泌物。
4.治疗方法:
去除病因。降尘、降温、通风等改善环境条件,加强个人保护,如戴口罩、冲洗鼻腔等措施。
局部可用油剂滴鼻药液,如复方薄荷滴鼻液、液体石蜡或鼻软膏。应注意勿用血管收缩剂。
可鼻内滴用生理盐水、液体石蜡、稀释甘油等,此外,可以进行鼻腔冲洗,每天一次。
维生素类药物对鼻黏膜上皮的恢复、防止黏膜干燥、皲裂有一定的作用,可服用维生素A、B2、C等。
手术疗法:对久治无效者可试行。目的在于使鼻黏膜恢复正常,减少分泌物,减轻鼻内干燥感。
5.预防措施:
增加室内空气湿度。
避免长时间使用鼻腔减充血剂。
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盐水冲洗鼻腔。
避免过度暴露在干燥环境中。
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A、E等。
戒烟酒。
如果出现鼻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鼻部卫生,避免用力擤鼻、挖鼻等不良习惯,有助于预防干燥性鼻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