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7786次浏览
慢性肾盂肾炎是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导致肾盂和肾实质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症状。其主要治疗方法为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肾盂和肾实质的慢性炎症。以下是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1.病因:
感染: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尿路梗阻:如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肾盂内压力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反流性肾病:由于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功能障碍,导致尿液反流,引起肾盂肾炎。
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2.临床表现:
泌尿系统症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症状,或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等肾盂肾炎症状。
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头痛、恶心、呕吐等,体温多在38℃以上。
尿液异常: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3.诊断:
病史采集:询问患者的症状、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如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检查、超声检查等。
肾盂造影:可了解肾盂、输尿管的形态,有助于诊断。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
抗感染治疗: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2周左右。
去除病因:如治疗尿路梗阻、反流性肾病等。
对症治疗:如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
5.预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内裤。
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
及时治疗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6.注意事项:
患者应按医嘱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包括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了解病情变化。
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复查,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