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6763次浏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表现类型主要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型、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他类型,明确免疫病理类型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表现类型主要包括以下5种:
1.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GBM)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
2.免疫复合物型肾小球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在肾小球内沉积,激活补体而致病。
3.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CIC或抗GBM抗体在肾小球内沉积,导致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结构破坏。
4.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与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靶抗原结合,导致炎症反应。
5.其他类型:如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性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性肾小球肾炎等。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常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肾活检,明确免疫病理类型,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同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