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9209次浏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预后凶险的肾小球疾病,根据免疫病理分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免疫复合物型和寡免疫复合物型三种类型,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短期内发展为急性肾衰竭。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治疗方法包括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替代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预后凶险的肾小球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本文将对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介绍。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免疫病理分为三种类型:
1.抗肾小球基底膜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GBM)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
2.免疫复合物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导致炎症反应。
3.寡免疫复合物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或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常与原发性小血管炎相关。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即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短期内发展为急性肾衰竭。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实验室检查常显示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尿蛋白增多,尿红细胞增多,抗GBM抗体或ANCA阳性等。肾活检有助于明确病理类型和病变程度,指导治疗。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强调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替代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1.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吗替麦考酚酯等。
2.替代治疗:如出现急性肾衰竭,可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
3.并发症防治:积极防治感染、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此外,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注意饮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补充足够的热量和维生素。
总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