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2736次浏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预后凶险的肾小球疾病,免疫病理学分型包括抗肾小球基底膜型、免疫复合物型和新月体型,治疗包括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和替代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预后凶险的肾小球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根据免疫病理学分型,可将其分为三型:
1.抗肾小球基底膜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补体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条样沉积。
Ⅱ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补体C3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颗粒样沉积。
Ⅲ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阴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或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2.免疫复合物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阴性,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冷球蛋白可呈阳性。
肾活检免疫病理特征为IgA或IgG呈光滑线条样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沉积。
3.新月体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活检病理显示肾小球新月体形成(>50%)。
Ⅰ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
Ⅱ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阴性。
Ⅲ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包括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和替代治疗。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或不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于怀疑或确诊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因素,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等,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处理。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