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689次浏览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所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常见症状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发热、关节痛、皮肤损害、乏力、胸闷、气喘等。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好发于青中年女性。临床表现可因受累的肾小球及肾小管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部分患者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常常被忽略。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以下是狼疮性肾炎的常见症状:
1.蛋白尿:是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
2.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3.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双下肢或眼睑水肿。
4.高血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高血压。
5.肾功能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6.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可导致发热,而狼疮性肾炎活动时也可出现发热。
7.关节痛:常累及手指、腕、膝等关节,多为对称性、游走性关节痛。
8.皮肤损害: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脱发等。
9.乏力:全身乏力是狼疮性肾炎的常见症状之一。
10.胸闷、气喘:少数患者可出现胸闷、气喘,需警惕狼疮性肺炎或心脏受累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并非特异性,其他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因此,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或家族史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C4、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脏B超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肾脏受累程度、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等因素。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和对症治疗。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狼疮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因素,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