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323次浏览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以下是关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病因的一些重要信息:
1.肠道病毒感染:
主要为柯萨奇A组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
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2.传播方式:
呼吸道飞沫传播:患儿咳嗽、打喷嚏时,将病毒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感染。
密切接触传播:患儿的唾液、鼻咽分泌物、粪便等污染手、毛巾、玩具等,健康人接触后可感染。
经口传播: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等也可感染。
3.易感染人群: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于1-7岁的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的幼儿更为多见。
夏秋季是高发季节,在幼儿园、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4.预防措施:
勤洗手:保持手部清洁,是预防肠道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避免接触患儿:避免与患儿密切接触,如亲吻、共用餐具等。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患儿的玩具、衣物等。
接种疫苗: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可预防部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生。
总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通过飞沫、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加强对儿童的健康管理,注意个人卫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