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6
9283次浏览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部位是壶腹部,其次是峡部、伞部、间质部。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主要为积极治疗输卵管炎等妇科炎症、做好避孕措施、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治疗不孕症。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部位,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壶腹部妊娠:约占输卵管妊娠的78%,此部位管腔宽大且肌层厚,血供丰富,受精卵在此着床后,绒毛发育良好。
2.峡部妊娠:约占输卵管妊娠的20%,此部位管腔窄小,肌层薄,收缩力差,且血管缺乏蜕膜及黏膜下组织,不利于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3.伞部妊娠:占输卵管妊娠的1%~2%,伞部肌层薄,血供差,受精卵常在壶腹部受精,由于重力作用,受精卵可移至伞部而进入腹腔。
4.间质部妊娠:较少见,约占输卵管妊娠的2%~4%,因间质部管腔周围有子宫肌层包绕,此处血管丰富,故间质部妊娠破裂时,出血较多,症状严重,且易误诊为难免流产。
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的多少与时间长短等有关。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但约有20%~30%的患者无明显停经史,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将其误诊为月经失调或先兆流产。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下腹一侧有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若血液积聚在子宫直肠陷凹处,可出现肛门坠胀感。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
输卵管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B型超声检查在子宫内未见孕囊,而在子宫外见到孕囊或胎心搏动,可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此外,血β-HCG测定、后穹窿穿刺、腹腔镜检查等也有助于诊断。
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病情稳定、无明显腹痛及阴道流血的患者,可采用期待治疗,定期监测血β-HCG及B型超声。对于有明显腹痛或阴道流血、血β-HCG持续升高、包块增大等情况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输卵管妊娠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治疗输卵管炎等妇科炎症,减少输卵管妊娠的发生机会。
2.做好避孕措施,避免意外怀孕。
3.注意个人卫生,经期避免性生活。
4.及时治疗不孕症,避免反复人工流产。
总之,输卵管妊娠是一种严重的妇产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有性生活的育龄妇女,一旦出现停经、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应加强对输卵管妊娠的预防,减少其发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