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1938次浏览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女性,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等,还可能出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和手术(肝移植)治疗,患者需定期复查、调整饮食、避免诱因、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心理调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主要表现为乏力、瘙痒、黄疸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肝硬化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
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主要包括熊去氧胆酸、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治疗。
对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肝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以及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调整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以免损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3.避免诱因:避免感染、劳累、饮酒等,以免加重病情。
4.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应遵医嘱调整用药。
5.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总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