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594次浏览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原则包括支持疗法、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亚低温治疗和脑细胞代谢激活剂。护理问题主要有气体交换受损、体温异常、意识障碍、有受伤的危险和营养失调。护理措施包括维持生命体征、保证营养供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脑病表现。本症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相关内容。
一、治疗原则
1.支持疗法
保温:维持患儿肛温在36.5~37℃。
吸氧: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面罩或头罩给氧。
纠正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必要时给予5%碳酸氢钠纠酸。
纠正低血糖:如果血糖低于2.2mmol/L,需静脉输注10%葡萄糖。
2.控制惊厥
苯巴比妥:负荷量15~20mg/kg,于15~30分钟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用10mg/kg。
苯妥英钠:负荷量15~20mg/kg,于15~30分钟静脉滴入;若不能控制惊厥,1小时后可加用5mg/kg。
咪达唑仑:负荷量0.1~0.3mg/kg,缓慢静脉推注,若不能控制惊厥,可重复使用。
3.治疗脑水肿
呋塞米:每次1mg/kg,静脉推注,必要时4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甘露醇:每次0.5~1g/kg,静脉推注,每4~6小时1次。
4.亚低温治疗
降温:使用冰帽、冰毯等设备,将患儿体温降至34~35℃。
复温: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0.5~1℃为宜。
5.脑细胞代谢激活剂
胞二磷胆碱:每次75~125mg,每日1次,静脉滴注。
脑活素:每次1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
神经节苷脂:每次2~4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
二、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
与缺氧有关。
护理目标:保持患儿的PaO2和SaO2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给予患儿吸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如呼吸急促、呻吟、鼻翼煽动等,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体温异常
与缺氧、环境温度有关。
护理目标:将患儿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适当的保暖措施,如使用热水袋、暖箱等;监测患儿的体温,每4小时测量1次,体温过高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保持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3.意识障碍
与脑损伤有关。
护理目标:患儿的意识状态逐渐恢复。
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如嗜睡、昏迷、惊厥等;保持患儿的安静,避免刺激;给予患儿适当的刺激,如声音、触觉等,促进患儿的觉醒;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和治疗,如吸氧、脱水降颅压等。
4.有受伤的危险
与抽搐、意识障碍有关。
护理目标:患儿在住院期间不发生受伤。
护理措施:将患儿放置在安全的环境中,如使用床栏、约束带等;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给予患儿适当的约束,防止抽搐时受伤;定期巡视病房,及时发现患儿的异常情况。
5.营养失调
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护理目标:患儿能够摄入足够的营养。
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喂养方式,如鼻饲、胃管喂养等;密切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如呕吐、腹胀等,及时调整喂养方式;给予患儿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支持,如静脉补液等。
三、护理措施
1.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并通知医生处理。
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根据患儿的体温情况,给予适当的保暖或降温措施。
2.保证营养供给
尽早开奶,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
对于不能经口喂养的患儿,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
密切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避免呛咳、呕吐等。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肌张力、抽搐情况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通知医生处理。
定期进行神经行为评分,了解患儿的发育情况。
4.给予康复护理
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给予患儿抚触、按摩等护理,促进其神经发育。
鼓励家长参与患儿的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5.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解患儿的病情、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护理患儿,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
四、健康教育
1.出院指导
喂养指导:指导家长正确喂养患儿,如按需哺乳、避免呛咳等。
护理指导: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避免患儿与感染患儿接触。
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康复训练。
定期复查:告知家长定期带患儿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患儿的发育情况。
2.预防感染
保持患儿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换气。
护理患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避免带患儿到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接触感染患儿。
3.心理支持
多与患儿交流,给予患儿关爱和支持,增强患儿的安全感。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患儿的康复训练,共同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总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给予患儿全面的护理和治疗,同时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帮助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