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3937次浏览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异常或不规则,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类型。如果只是偶尔出现心律失常,并且通过异形性检查未发现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多考虑是活动过度、情绪过激等因素导致的,不是心脏病。但如果反复出现心律失常,并且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心脏结构、形态异常,则可以诊断为心脏病。
心脏病患者应控制高盐食物摄入,防止引起或加重水钠潴留,同时积极接受临床治疗改善心功能,能够提高疾病预后。
心律失常可能是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也可能与心肌炎、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1、生活习惯不良
近期频繁活动或熬夜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兴奋性增高,会引起心律失常。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并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2、心肌炎
患者心肌受到致病微生物感染,并产生炎症反应,会引起心律失常。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等药物调节心跳节律。细菌感染需要使用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控制感染,真菌感染需要使用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等药物减轻炎症。
3、高血压心脏病
患者长期出现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会引起心脏结构改变,发生心律失常。
患者需要使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药物控制血压,必要时可以选择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射频消融术等手术治疗改善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