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9612次浏览
根据强心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理学基础,使用强心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性肌力作用:强心苷能选择性地与心机细胞膜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心肌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从而使细胞内Na+量增加,促进Na+-Ca2+双向交换,使细胞内Ca2+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2.负性频率作用:强心苷减慢窦性频率,对房室结的直接作用是减慢房室传导,从而增加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使心房回心血量增加。这些作用使心室充分休息,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
3.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治疗量强心苷对心电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T波压低、倒置,S-T段呈鱼钩状,以及P-R间期延长,Q-T间期缩短。这些变化提示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有一定影响,但一般不影响传导速度。
4.对肾脏的作用:强心苷对肾脏有一定的影响,能直接兴奋肾小管上皮细胞Na+-K+-ATP酶,促进Na+、K+交换,使Na+排出增加,K+排出减少。
5.安全范围小:强心苷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因此,使用强心苷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强心苷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药物,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安全范围小,个体差异大。因此,使用强心苷时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中毒反应的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强心苷对心肌电生理特性、肾脏等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