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0
2951次浏览
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的表现和诊断如下:
一、表现
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是指肠管的一部分或全部脱出于肛门外,同时伴有部分或全部肠壁嵌入相邻的肠腔或腹腔内。其主要表现包括:
1.脱出: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有明显的环状皱襞。
2.嵌顿:脱出的肠管可能会发生嵌顿,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肠壁坏死、穿孔等并发症。
3.疼痛:患者会感到肛门部疼痛,排便时加重。
4.出血:直肠黏膜受损时可出现便血。
5.水肿:脱出的肠管由于血液循环障碍,会出现水肿、淤血。
6.感染:长期脱出的肠管容易发生感染,出现发热、腹胀、呕吐等症状。
二、诊断
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1.病史:患者有长期便秘、腹泻、慢性咳嗽等病史,或有腹部手术史。
2.症状:肛门部肿物脱出、疼痛、便血、水肿等。
3.体征:肛门指诊可触及脱出的肠管,质地较硬,有触痛。
4.其他检查:
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直肠内的病变情况,有助于诊断。
X线检查:腹部立位X线片可发现腹部有液气平面,提示有肠梗阻。
钡剂灌肠检查:有助于了解肠道的形态和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的诊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
三、治疗
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卧床休息、禁食、静脉补液、抗感染等。同时,可使用润肠通便的药物,缓解便秘,以减轻症状。
2.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发生肠坏死等并发症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直肠黏膜环切术、直肠部分切除术、肠吻合术等。术后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总之,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