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7523次浏览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少尿或无尿等。
以下是关于心源性休克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脏压塞、心肌病等。
2.诊断: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外,医生还会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监测等手段来明确诊断。
3.治疗: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心脏功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同时,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
4.预后:心源性休克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病因、心脏功能状态、治疗时机和治疗措施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存在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等,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公众也应该了解心源性休克的症状和急救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总之,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