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4
2384次浏览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血钙降低,以下是具体原因:
1.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脏是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主要场所。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脏排泄磷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磷升高,血钙降低。血钙降低会刺激甲状旁腺分泌更多的甲状旁腺激素(PTH),PTH会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吸收,导致骨钙释放,从而进一步降低血钙水平。
2.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肠道对钙的吸收也会减少。这是因为肾脏受损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进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3.高血磷:血磷升高会与血钙结合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钙,导致血钙降低。
4.其他因素:慢性肾功能衰竭还可能导致其他一些因素,如铝中毒、酸中毒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血钙水平。
总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钙降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纠正血钙异常。此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调整,限制磷的摄入,避免食用含铝食物等。定期监测血钙、血磷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