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3993次浏览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胆道梗阻并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胆道感染疾病中的严重类型,起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若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性肝脓肿、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危及生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五期:
1.一期:亦称急性单纯性胆管炎。本期的特点是胆道梗阻,胆汁引流不畅,但胆道内压尚低,故无感染性休克表现。
症状:患者突发剑突下或上腹部顶胀痛或绞痛,一般呈阵发性发作,或有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可有发冷、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
体征:患者呈急性痛苦面容,巩膜及皮肤有黄染,剑突下和右上腹部有压痛、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有时可触及肿大压痛的胆囊。肝区有叩击痛。肠鸣音可正常或减弱。
2.二期:亦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本期除具有胆道梗阻和感染的临床表现外,还出现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
症状:除有寒战、高热外,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谵妄甚至昏迷。脉搏频数而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可有黄疸加深,腹痛加重,可出现皮下瘀斑等。
体征:除有前述胆道感染的体征外,还可出现皮肤黏膜发绀、四肢厥冷、皮下瘀斑等休克表现,以及浅昏迷和深昏迷等神经系统体征。
3.三期:亦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性肝脓肿期。除具有胆道梗阻和感染的临床表现外,还出现肝脓肿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患者除有寒战、高热、黄疸等表现外,还可有肝区胀痛和全身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
体征:除有胆道感染的体征外,还可出现肝区叩击痛和肝肿大,有时可触及肝脓肿。可有肺部啰音等。
4.四期:亦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性胆管穿孔期。除具有胆道梗阻和感染的临床表现外,还出现胆道穿孔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患者除有寒战、高热、黄疸等表现外,还可有腹痛加剧、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体征:除有胆道感染的体征外,还可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腹膜炎体征。
5.五期:亦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性肝肾功能衰竭期。除具有胆道梗阻和感染的临床表现外,还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患者除有寒战、高热、黄疸等表现外,还可有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肾功能衰竭症状,以及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肝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体征:除有胆道感染的体征外,还可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的相应体征。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和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对于怀疑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控制感染。手术方法包括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