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4461次浏览
休克血压是指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休克状态下,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在原有高血压的基础上,收缩压下降大于或等于40mmHg。休克血压是休克患者的一个重要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血压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至关重要。
休克血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大量失血:如创伤、手术、消化道出血等,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
2.感染:严重感染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导致血压下降。
3.过敏反应:如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下降。
4.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可导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休克血压。
5.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高位脊髓损伤等,可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休克血压的临床表现包括:
1.血压下降:收缩压小于90mmHg,或在原有高血压的基础上,收缩压下降大于或等于40mmHg。
2.心率增快:一般大于100次/分。
3.皮肤湿冷:皮肤苍白、湿冷,常伴有花斑。
4.尿量减少:一般小于25ml/h。
5.意识改变: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等。
休克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立即去除休克的原因:如止血、控制感染、抗过敏等。
2.补充血容量:快速输入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组织灌注。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增加血管张力,提高血压。
4.纠正酸中毒:休克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应及时纠正。
5.治疗原发病:如积极治疗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6.保护重要脏器功能:如给予氧气、呼吸机辅助呼吸等,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对于休克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休克血压,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