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5
4552次浏览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灌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系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心房压力升高,加重肺淤血所致。
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膈上抬,呼吸更为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入睡后突然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之为“心源性哮喘”。大多于端坐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急性肺水肿:是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最严重阶段。
2.咳嗽、咳痰、咯血:咳嗽、咳痰是肺泡和支气管黏膜淤血所致,开始常于夜间发生,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白色浆液性泡沫状痰为其特点。偶可见痰中带血丝。
3.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是由于心排血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所致。
4.头晕、心慌:严重贫血、心律失常等可导致头晕、心慌。
5.少尿及肾功能损害:长期心功能不全,可出现夜尿增多、肌酐、尿素氮升高等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对特殊人群的温馨提示:
1.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存在多种疾病,如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因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老年人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儿童:儿童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与成人不同,如呼吸困难、乏力、生长发育迟缓等。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心脏负担会加重,容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孕妇在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总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复杂多样,对特殊人群尤其需要关注。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