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5093次浏览
二期膜性肾病是在一期膜性肾病基础上发展而来,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等。其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等。以下是关于二期膜性肾病的详细介绍:
1.定义和症状:
二期膜性肾病是在一期膜性肾病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发展而导致的。
患者常出现大量蛋白尿(大于3.5g/d)、低蛋白血症(白蛋白小于30g/L)、水肿(可表现为下肢、颜面部水肿)、高脂血症等症状。
2.病因:
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异常,会产生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进而引发膜性肾病。
3.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利尿消肿等。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
并发症治疗:针对水肿、高脂血症、血栓等并发症进行相应治疗。
其他治疗: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也可用于治疗膜性肾病。
4.预后:
二期膜性肾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蛋白尿程度、肾功能情况、治疗反应等。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蛋白尿可缓解,病情得到控制;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进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5.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血脂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劳累和感染:感染和劳累可能会加重病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
遵医嘱用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总之,二期膜性肾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