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31
5194次浏览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以下是关于腰肌劳损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积累性损伤: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可遗留或迁延为慢性腰肌劳损。
肌筋膜无菌性炎症:可使腰部肌肉紧张,出现痉挛,产生疼痛。
其他:先天性脊柱畸形、下肢功能或结构性缺陷可导致腰背肌肉的长期紧张,从而容易发生腰肌劳损。
2.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按摩、热敷、红外线灯照射等方法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剂等药物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运动治疗:进行适当的腰部运动,如伸展、旋转、弯曲等,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
其他治疗:如针灸、拔罐、针刀等治疗方法也可以缓解腰肌劳损的症状。
3.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适度运动:进行适量的腰部运动,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或过度用力的腰部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尤其是在寒冷季节。
4.注意事项:
腰肌劳损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腰部过度劳累。
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严重者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预防腰肌劳损应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度运动,注意腰部保暖等。
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肌劳损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预防,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