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3385次浏览
小儿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指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水摄入过多:如果孩子在短时间内摄入了大量的水分,肾脏无法及时排出多余的水分,就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2.水丢失过多:
肾脏丢失:这是小儿低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急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疾病,会导致肾脏排水过多。
皮肤丢失:大量出汗、烧伤等情况下,会导致水分丢失过多。
胃肠道丢失:频繁呕吐、腹泻等,会导致水和钠的同时丢失。
3.钠摄入不足:长期低盐饮食、禁食等情况下,会导致钠摄入不足。
4.内分泌疾病: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
5.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会导致利尿作用,引起低钠血症。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低钠血症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头痛、抽搐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