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9873次浏览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胆红素过高,影响新生儿智力发育。
以下是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具体信息:
1.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破坏过多:胎儿在宫内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性增多,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被迅速破坏,产生胆红素。
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新生儿出生后,肝、脾等器官的血红素加氧酶含量相对较高,产生胆红素。
其他: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形态异常等也可使胆红素生成增加。
2.胆红素排泄减少:
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差:新生儿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使胆红素摄取不足。
胆红素结合障碍: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低,活性不足,使胆红素结合减少。
胆红素排泄功能差: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差,易致胆汁淤积。
3.肠肝循环增加: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经肠道排泄,形成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被肠道重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小部分胆素原经尿液排出体外。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可使胆红素水平升高。
4.其他:
母乳喂养: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因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对胆红素的肠肝循环有抑制作用,使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但一般情况良好,胆红素可于停止哺乳2-3天后消退,称为母乳性黄疸。
药物: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可诱导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生成增加。
缺氧、酸中毒: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等,可使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下降,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
低血糖、低体温:低血糖、低体温时,新生儿能量供应不足,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也可使胆红素水平升高。
总之,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但也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如胆红素脑病等。因此,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