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1161次浏览
颈椎引起眩晕症怎么办?
颈椎引起的眩晕症,医学上称为颈性眩晕,是因颈椎及相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以下是一些治疗建议:
1.一般治疗:
休息:发作时需卧床休息,闭目,减少头部转动。
体位:改变体位时,如由卧位坐起、低头、仰头或翻身等,动作应尽量缓慢。
避免诱因:避免长时间低头、仰头或伏案工作,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
颈部保暖:天气寒冷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
2.药物治疗:
前庭抑制剂:如地西泮、苯海拉明等,可缓解眩晕症状。
血管扩张剂:如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可改善椎动脉血液循环。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等,可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眩晕症状。
神经营养药: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物理治疗:
颈椎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对椎动脉的压迫。
超短波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
按摩: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眩晕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
5.其他治疗:
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中药外敷等,可缓解眩晕症状。
康复治疗:进行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如颈部保健操、游泳等,可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椎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颈椎引起的眩晕症可能与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症相混淆,如耳源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等。因此,在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的检查,如颈椎X线、CT、MRI等,以明确诊断。同时,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颈椎引起的眩晕症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应引起重视。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