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7145次浏览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的危害有:
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栓子脱落后可随着血液流至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中风)、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等。
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快而且不规则,可导致患者心率增快、心悸、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
长期房颤还可导致心力衰竭。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等。
电复律:如果房颤持续时间较短,可以使用电复律来恢复窦性心律。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治疗房颤的常用方法,可以破坏导致房颤的异常电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根治房颤的目的。
外科迷宫手术: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房颤,如房颤合并心房黏液瘤等,可能需要进行外科迷宫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房颤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包括房颤的类型、持续时间、症状、合并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
对于房颤患者,以下是一些建议: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房颤的发生或加重房颤的症状。
控制心率:如果房颤导致心率过快,可使用药物控制心率,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预防血栓栓塞:房颤患者容易形成血栓,应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等,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
定期复查:房颤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了解房颤的控制情况和心脏功能的变化。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房颤的症状,应戒烟限酒。
总之,房颤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自我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