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1
7585次浏览
根据肺栓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可撰写以下
肺栓塞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一、护理诊断
1.疼痛:与栓塞肺动脉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栓塞肺动脉后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恐惧:与突然发病、病情严重有关。
4.有出血的危险:与使用溶栓、抗凝药物有关。
5.潜在并发症:肺不张、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休息与活动:绝对卧床休息2周,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防止栓子脱落。
饮食: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吸氧:根据患者的缺氧程度给予氧气吸入。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的表现。
定期复查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氧合情况。
3.用药护理
溶栓药物:使用溶栓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抗凝药物:使用抗凝药物时,需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调整抗凝药物剂量。
其他药物:使用其他药物时,需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告知患者肺栓塞是可以治疗的,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肺不张: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不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协助患者进行下肢被动运动,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6.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肺栓塞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如戒烟、适当运动、避免久坐等。
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等,提高呼吸功能。
三、总结
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