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3
2613次浏览
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肾脏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关于肾结核的一些严肃医疗信息:
1.肾结核的原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结核菌可经血行播散至肾脏。
免疫力低下: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营养不良等,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肾结核的风险。
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有利于结核菌的生长和繁殖。
肾实质病变:如肾囊肿、多囊肾等,可使肾脏局部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感染。
2.肾结核的症状
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的常见症状,排尿时可有烧灼感。
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
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3.肾结核的诊断
尿液检查: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尿培养可找到结核菌。
X线检查:如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可发现肾脏结构改变。
结核菌检查:可通过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等方法确诊。
其他检查:如超声、CT等,可帮助了解肾脏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4.肾结核的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肾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肾结核严重破坏或形成脓肿等情况,需进行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如止痛、纠正贫血等。
5.肾结核的预防
卡介苗接种:对于易患人群,如新生儿、儿童、青少年等,可进行卡介苗接种。
定期体检:有结核病家族史、免疫力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肾结核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因此,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预防肾结核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