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3
1588次浏览
膜性肾病是一种病理表现以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并伴有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着为特征的肾病。其分期主要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理表现来确定的。
膜性肾病一期是膜性肾病的最早期表现,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在光镜下结构基本正常,没有异常,电镜下可见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出现钉突。此时的治疗效果最好,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3.5g,临床上建议观察半年,部分患者可自行治愈,不需治疗。如患者半年后仍不见好转,可以进行积极抗免疫治疗。
膜性肾病二期属于早中期病变,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如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等。在光镜下,二期膜性肾病可见基底膜弥漫性增厚,出现钉突,基底膜异常增生向上皮突起形成钉突。此时肾脏损害更严重,治疗更为复杂。大部分二期膜性肾病患者经过规范系统的治疗后病情可以完全控制,对肾脏的实质性损伤比较小,部分患者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