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8672次浏览
肘关节脱位较为常见,常常合并其他损伤,处理不当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影响肘关节功能。以下是肘关节脱位的一些常见并发症:
1.侧副韧带损伤:
损伤机制:肘关节脱位时,桡侧或尺侧副韧带常被拉长或撕裂。
临床表现:肘关节外侧或内侧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治疗方法:轻度损伤可采用保守治疗,如支具固定;严重损伤需手术修复。
2.关节软骨损伤:
损伤机制:脱位时,关节软骨面与其他骨面发生摩擦或碰撞。
临床表现:肘关节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后期可能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治疗方法:根据损伤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如软骨修复术。
3.神经损伤:
损伤机制:脱位时,神经可能受到牵拉或压迫。
临床表现:出现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运动障碍,如前臂麻木、无力等。
治疗方法:及时进行神经减压术,术后进行康复训练。
4.血管损伤:
损伤机制:脱位时,血管可能受到牵拉或压迫。
临床表现:前臂及手部肿胀、疼痛,皮肤苍白,发冷,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治疗方法:手术探查血管,解除血管受压,必要时进行血管重建。
5.骨化性肌炎:
损伤机制:脱位后,局部出血,血肿机化,在肘部软组织内形成异位骨化。
临床表现: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局部有肿块,质硬,有压痛。
治疗方法:早期可进行物理治疗、按摩等,晚期需手术切除。
6.习惯性脱位:
损伤机制:多次脱位后,关节囊、韧带等结构松弛,容易再次脱位。
临床表现:反复出现肘关节脱位,脱位后可自行复位。
治疗方法:手术修复关节囊、韧带等结构,增强稳定性。
7.感染:
损伤机制:脱位后,局部组织受损,容易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
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引流。
肘关节脱位后的并发症可能会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以促进恢复。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脱位严重的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治疗。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