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5579次浏览
紫癜是一种皮肤和黏膜出血后颜色改变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出血点、紫癜和瘀斑,一般不高出皮面,仅于过敏性紫癜时可稍隆起,开始为紫红色,压不退色,以后逐渐变浅,至两周左右变黄而消退。紫癜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血管性紫癜
单纯性紫癜: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过敏性紫癜:与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药物、食物、虫咬等有关。
老年性紫癜:与皮肤老化、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机械性紫癜:与血管外因素有关,如剧烈运动、咳嗽、呕吐等。
2.血小板异常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药物等因素有关。
血小板增多性紫癜:可能与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有关。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紫癜:可能与血小板无力症、贮存池病等有关。
3.凝血异常性紫癜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A、血友病B等。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维生素K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4.其他
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
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等。
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皮肤,出现紫癜。
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
去除病因:如感染时使用抗生素,药物过敏时停用可疑药物等。
治疗原发病:如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2.一般治疗
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卧床休息。
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3.药物治疗
止血药物:如维生素C、止血敏、氨甲苯酸等。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替代疗法:如血友病患者补充凝血因子。
4.其他治疗
血浆置换:适用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脾切除术: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紫癜的预后取决于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紫癜患者可以痊愈。但如果病因持续存在或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紫癜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紫癜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碰撞,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