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6816次浏览
婴儿肠梗阻是指肠道内的食物、粪便或气体无法顺利通过,导致肠腔积聚大量液体和气体,其病因主要包括先天性畸形、手术创伤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护理措施包括注意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饮食习惯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
一、病因
1、天性畸形
某些先天性畸形,如十二指肠闭锁、肛门直肠环狭窄等,可导致食物运行不畅,进而引起肠梗阻。
2、手术创伤
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扭转、结肠冗长症等手术创伤,容易引起肠管血运障碍、坏死,进而引起肠梗阻。
3、不良饮食习惯
喂养不当、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快速吞咽大块食物等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加重胃肠负担,可诱发肠梗阻。
二、护理
1、禁食并持续胃肠减压
尽早实施禁食,避免胃肠道负担加重。同时,持续胃肠减压,防止肠腔积液和气体产生。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预防低钾血症和高钠血症。
3、营养支持
为患儿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
4、调整饮食习惯
避免给患儿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控制食量和速度,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5、加强心理护理
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情绪变化,给予安慰和鼓励,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