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4504次浏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不会自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样杆菌,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它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易使胃黏膜产生炎症,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甚至可能引发胃癌。
虽然部分患者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明显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幽门螺杆菌已经自愈。实际上,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通常会在胃内长期定植,如果不进行治疗,细菌很难自行清除。
目前,临床上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酸分泌,抗生素能杀灭幽门螺杆菌,铋剂则有助于保护胃黏膜。多数患者在经过10-14天的规范治疗后,幽门螺杆菌可被根除。
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传染性,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使用公筷等,以减少传播的风险。此外,治疗后也应定期复查,以确认幽门螺杆菌是否被彻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