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1-02

4145次浏览

直肠脱垂直肠壁内疝的症状有排便梗阻和不尽感、便血、腹痛等。

1、排便梗阻和不尽感

患者由于直肠套叠导致肠腔狭窄,就容易影响排便,出现排便有梗阻感。同时,由于腹压升高触发压力感受器发出排便指令,就容易出现排便不尽感。

2、便血

患者可能会因为脱垂的直肠组织无法及时回纳,造成直肠受到摩擦刺激,出现破裂出血,就容易出现便血现象。

3、腹痛

患者由于腹腔内压力增大,促使腹部膨隆,就容易出现腹痛不适的症状。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黏膜或者是直肠壁全层发生向下移位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产后脱肛能自愈吗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脱肛指直肠脱垂,产后直肠脱垂是否能够自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强,直肠脱垂的情况不明显。患者产后及时卧床休息,避免腹压增加,及时进行提肛运动,促使盆底肌肌力增强,直肠脱垂现象会逐渐改善,是可以自愈的。若患者的身体抵抗力较差,直肠脱垂的情况比较明显。产后经常便秘、久坐、久蹲等,到孩子腹压增加,会使直肠脱垂现象更加明显。并且出现肛门疼痛、出血、肛门失禁等症状,此时一般无法自愈,需要及时治疗。
女性轻度脱肛能自愈吗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脱肛指直肠脱垂,女性轻度直肠脱垂是否能自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若女性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患病后及时进行提肛运动,促使局部肌力增强,并且不长期久坐、久蹲等,此时肛管组织可逐渐恢复正常形态,是可以自愈的。若女性患病后未注意个人生活习惯,经常长时间如厕、长期久坐、久蹲、饮食辛辣刺激等。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疼痛、肛门坠胀、大便失禁等情况,此时一般无法自愈,需要积极就医。
腰间盘是怎么回事
黄洪 主任医师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四医院苏州医疗区 三乙
腰间盘疝是指腰椎间盘的髓核组织从纤维环的薄弱处突出,形成疝囊,疝出的髓核组织可能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导致腰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以下是关于腰间盘疝的一些详细信息: 1.病因: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会逐渐退变,纤维环会出现裂隙,髓核组织容易从裂隙处突出。 损伤:长期的腰部损伤,如过度劳累、扭伤、摔伤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的损伤和退变,增加腰间盘疝的发生风险。 遗传因素:某些人可能存在腰椎间盘发育异常或遗传易感性,增加了腰间盘疝的发生几率。 2.症状: 腰痛:是腰间盘疝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在腰部,可向下肢放射。 下肢麻木、无力:突出的髓核组织可能压迫神经根,导致下肢麻木、无力,严重时可能影响行走。 马尾综合征:如果腰间盘疝压迫马尾神经,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等马尾综合征的症状。 3.诊断: 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过程、既往病史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腰部的详细检查,包括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感觉和运动功能检查等,以评估病情。 影像学检查: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腰椎间盘的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腰间盘疝。 4.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佩戴腰围等。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 5.预防: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久站,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通过腰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增强腰部的稳定性,预防腰间盘疝的发生。 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腰部的负担,应保持合理的体重。 避免腰部受伤: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腰部受到过度的外力损伤。 腰间盘疝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如果出现腰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有助于预防腰间盘疝的发生。
内脱肛的症状
程芳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内脱肛的症状主要有肛门处异物感、疼痛、便血等。 1、肛门处异物感 患者时常会觉得肛门附近不舒服,随着时间的推移,肿胀物越来越大,最后还会从肛门脱出。 2、疼痛 内脱肛患者会感觉到肛门处有轻微的疼痛感。在肿胀物脱出后,由于排便摩擦或者衣物摩擦的原因,疼痛感会更加剧烈,平时走路时也会觉得非常不适。 3、便血 有些内脱肛患者还会出现便血现象。在排便的时候,鲜血会随着粪便一起排出。需要注意,内脱肛便血的量会比痔疮少一些,而且便血的颜色也是呈鲜红色。
直肠脱垂怎么引起的
王少峰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引起直肠脱垂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解剖因素: 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阻挡,容易向下滑动。 周围肌肉薄弱:肛提肌和盆底筋膜薄弱无力,不能对直肠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 2.腹内压增加: 慢性咳嗽:长期慢性咳嗽使腹内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 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导致肠黏膜炎症,使肠黏膜弹性降低,容易脱垂。 长期便秘:排便时过度用力,可使直肠黏膜下层的组织疏松,容易脱出。 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包茎等排尿困难的疾病,可因排尿用力过大,使腹压突然增加而导致直肠脱垂。 3.其他因素: 营养不良:儿童营养不良,会导致腹肌和盆底肌肉发育不良,容易发生直肠脱垂。 内痔:内痔经常脱出,逐渐使直肠黏膜脱垂。 手术:腹部或会阴部的手术,如肛瘘、痔切除术等,可能损伤肛门括约肌,导致直肠脱垂。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直肠脱垂的原因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直肠脱垂多与营养不良、发育不全有关;老年人直肠脱垂则多与慢性疾病、盆底肌肉松弛等因素有关。 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调整、排便习惯改变、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 总之,直肠脱垂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长期慢性咳嗽和腹泻患者等,应注意预防直肠脱垂的发生。如果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乙状结肠是怎么回事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疝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外科疾病,是由于乙状结肠系膜过长、乙状结肠冗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等原因,导致乙状结肠经左侧骼窝疝入左下腹部。以下是关于乙状结肠疝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1.病因 乙状结肠疝的病因主要与乙状结肠系膜的发育异常有关。乙状结肠系膜过长、乙状结肠冗长、乙状结肠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等因素,均可导致乙状结肠活动度过大,容易疝入左侧骼窝。 2.症状 乙状结肠疝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3.诊断 乙状结肠疝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腹部X线检查、CT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4.治疗 乙状结肠疝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无明显肠梗阻的患者,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手术治疗是乙状结肠疝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5.预防 乙状结肠疝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 积极治疗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疾病,避免腹压增加。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 总之,乙状结肠疝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预防乙状结肠疝的发生。
老人直肠脱垂的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老人直肠脱垂的最佳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包括脱垂的严重程度、病因、健康状况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便,定时排便。 坐浴:使用温水坐浴,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 提肛运动:通过收缩肛门括约肌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 药物治疗:使用润滑剂、栓剂等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 脱垂黏膜切除术:适用于轻度直肠脱垂的患者。 直肠悬吊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直肠固定在正常位置。 注射疗法:将硬化剂或自体组织注射到脱垂的黏膜下层,使其萎缩固定。 对于老人直肠脱垂的治疗,还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评估健康状况:在决定治疗方法之前,医生会对老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心、肺、肝、肾功能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考虑合并疾病:老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的选择和恢复。 个体化治疗方案:每个老人的情况都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直肠脱垂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意愿和医生的建议。在治疗过程中,老人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并定期复查。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身体虚弱或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手术治疗可能存在较高的风险,医生可能会更倾向于非手术治疗或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密切的医疗监护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老人直肠脱垂的最佳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同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病情进展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如果老人出现直肠脱垂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引起直肠脱垂的寄生虫
张如兰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根据寄生虫的种类不同,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蛲虫病:蛲虫病是由蛲虫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口服驱虫药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等。 2.蛔虫病:蛔虫病是由蛔虫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口服驱虫药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等。 3.钩虫病:钩虫病是由钩虫感染引起的,主要通过口服驱虫药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等。同时,还需要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以预防贫血和其他并发症。 4.其他寄生虫病:除了上述三种寄生虫病外,还有一些其他寄生虫病也可能引起直肠脱垂,如血吸虫病、贾第虫病等。这些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直肠脱垂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寄生虫。 对于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在使用驱虫药时需要特别注意,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外,预防寄生虫感染也非常重要,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肉、生鱼等食物,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总之,寄生虫感染是引起直肠脱垂的原因之一,对于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直肠脱垂,需要及时就医,进行驱虫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预防感染。
椎间盘严重吗
黄洪 主任医师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零四医院苏州医疗区 三乙
椎间盘疝是否严重,主要取决于其类型、症状以及对神经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具体分析: 1.椎间盘疝的类型: 椎间盘膨出:这是最轻的类型,椎间盘的外层纤维环仅有部分破裂,而内层的髓核向外隆起,但未突破纤维环。这种情况下,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 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但可能仍被纤维环包裹。突出的髓核可能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 椎间盘脱出:髓核完全突破纤维环,游离到椎管内。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神经受压症状,如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游离型椎间盘疝:髓核完全脱离椎间盘,游离到椎管内。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2.症状的严重程度: 轻微症状:如果椎间盘疝较小,或位于非关键位置,可能仅引起轻微的疼痛、麻木或不适感。这些症状可能在休息后缓解。 严重症状:如果疝导致神经根受压,可能出现剧烈的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严重的症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3.对神经的影响: 短期影响:如果神经受压时间较短,经过治疗后,神经功能可能恢复。 长期影响:如果神经受压时间较长,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永久性损伤。这种情况下,治疗效果可能不理想。 4.其他因素: 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年龄较大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对椎间盘疝的耐受性可能较低,症状可能更严重。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而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综上所述,椎间盘疝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如果出现疑似椎间盘疝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锻炼,以缓解症状和预防病情进展。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特殊人群,椎间盘疝的治疗和预后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腰椎间盘是怎么回事
郑晨颖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三甲
腰椎间盘疝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详情如下: 1、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退变是腰椎间盘疝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会逐渐退化、变薄,导致其弹性和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疝出。 2、腰部劳损 长期承受腰部过度劳累、重物提取、不正确的姿势等压力,会导致腰椎间盘的损伤和破裂,从而引发腰椎间盘疝。 3、外伤 腰部外伤,如剧烈的跌倒、车祸等,可以引起腰椎间盘的突然受力,导致其突出或破裂,从而出现腰椎间盘疝。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之外,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不良的姿势习惯、肥胖、遗传因素等,都有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疝的发生。
腹壁切口是什么?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壁切口疝就是手术过程遗留的,原来腹壁上一个刀口,由于在愈合过程中裂开没有完全愈合,这种形成腹腔内容物,通过腹壁切口凸向体外一个疾病,也像腹股沟疝一样,只不过是在腹壁切口上,所以疝就叫腹壁切口疝,这种往往都是病人有感染性疾病,切口有感染,还有就是营养状况不好,愈合过程中容易裂开,有腹水,脂肪液化等等,这一类切口就很容易发生腹壁切口疝。腹壁切口疝主要表现就是腹壁原来做手术刀口,凸出来一个团块是质软,摸着好像有气在里面鼓动一样,实际上就是肠子从那鼓出来,这就叫腹壁切口疝。
腹壁切口能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吗?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壁切口疝虽然原来是用开刀做的,现在还是可以用腹腔镜微创来修补,照样可以第二次进行腹腔粘连松解,然后把腹壁切口缺损关闭,里面再放一个补片来修补。虽然腹腔粘连往往是比较严重情况,但是照样在有经验腹腔镜手术外科医生手里,还是可以再次用腹腔镜来修补,这样腹壁疝患者就可以享受到微创腹腔镜修补优越性,快速恢复,疼痛也比较轻,术后恢复就明显比开刀要增快了很多。
腹壁切口术后要注意什么?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壁切口疝是一个比较难以处理一类疝,修补术以后患者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一定要做好腹部切口保护:第一、要戴腹带,一般要求要戴三个月以上。因为要给时间让切口再愈合,切口内补片和组织也要再愈合,这个时间要达到确切情况下要三个月,所以腹壁切口疝术后要戴三个月腹带。第二、要保持住自己体重,因为腹壁切口疝与腹腔压力很有关系,如果一个人增肥以后,体重增加以后腹腔压力就会增加,腹部切口修补处就会受到很大压力、挤压,所以就容易发生复发,因此腹壁疝修补术后体重保持非常重要。
脑出血并发脑时瞳孔的变化是什么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脑出血并发脑疝时瞳孔的变化,需要先了解瞳孔大小和瞳孔对光反射。正常瞳孔在自然光线下,直径平均为2.5到4毫米,两侧等大等圆,边缘整齐。一般人瞳孔直径可变动1.5到8.0毫米之间。瞳孔对光反射分为直接光反射或间接光反射。当光照一侧瞳孔引起瞳孔缩小,叫做直接光反射。当光照一侧瞳孔引起对侧瞳孔缩小,叫做间接光反射。正常人直接光反射或间接光反射都非常灵敏。脑出血并发脑疝时,瞳孔前期短时间内会缩小,继而很快会出现同侧瞳孔增大,慢慢的对侧瞳孔也会增大。那么患者的对光反射,无论是直接对光反射还是间接对光反射都是消失的。
怎么办
臧其威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肺疝按发生部位可以分为颈部和胸部肺疝,不论发生在颈部还是胸部肺疝,如果肺疝比较小,临床上没有胸闷、胸痛、气喘相应症状,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密切随访观察就可以。如果肺疝比较大,并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症状,这时就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主要目的是修补胸壁缺损,把疝囊在颈部结扎,切除多余疝囊。总体来说,肺疝是一种良性疾病,完全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愈。
普通感冒做核酸检测会呈阳性吗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普通感冒的患者主要症状是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局部的症状,新冠的患者会有全身的表现,如低热、乏力以及纳差,还有腹泻症状,普通感冒患者做新冠核酸检测自然不会呈阳性,因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做新冠核酸检测才可能呈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