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9883次浏览
拔牙后牙龈肿痛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可能与正常生理反应、创口感染、创口过大等因素有关,要根据情况处理。
1.正常生理反应
拔牙是一种有创操作,会对牙龈等牙周组织造成损伤,在拔牙后出现一定程度的牙龈肿痛是正常的术后反应。这是身体对创伤的一种自然应激表现。
2.创口感染
如果术后口腔卫生不良,或者创口受到细菌污染,可能引发感染,导致牙龈肿痛加剧,甚至出现发热、张口受限等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创口过大
拔牙时创口较大,恢复相对较慢,也容易出现较长时间的牙龈肿痛。在这种情况下,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避免刺激创口。
拔牙后牙龈肿痛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情况。如果症状逐渐减轻,可继续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恢复;若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复诊,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拔牙创口顺利愈合。同时,在拔牙后的恢复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