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9701次浏览
中医讲气虚是指脏腑正气虚弱,可分为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等类型,不同的气虚类型,其病理机制也不同。
1、肺气虚
肺气虚主要是由于长期过度劳累、久病体弱、久咳伤气、寒温不适等原因导致肺的生理功能减弱,使肺气不足。由于肺气不足导致推动和调节呼吸、输布水液、散布卫气的功能减退,患者常会有短气懒言、神疲体倦、面色萎黄等症状。
2、心气虚
心气虚可能是由于操劳过度使心气耗损过度所致,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脏气日衰,也可导致心气虚。患者常表现为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胸闷自汗等症状。
3、脾气虚
脾气虚主要是由于脾的阳气功能失调,气血生成不足,水液代谢失调等原因所致,患者常出现消化吸收不良、腹胀、便溏、内脏下垂等症状。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外,气虚还包括肾气虚,与过度劳累、房事不节、久病失养等原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