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1-02

6163次浏览

肾病尿蛋白高可能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肾炎、慢性肾炎等情况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肾病综合征

通常由于肾病综合征会破坏肾脏正常功能和结构,不能将白蛋白滤过并重新吸收,此时可能会导致大量白蛋白漏出至尿液中,所以患者会存在尿蛋白高的情况。

2、肾小球肾炎

由于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功能受损,造成体内大量白蛋白进入尿液中,引起尿蛋白高。

3、慢性肾炎

由于慢性肾炎引起肾功能下降,当患者大量进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如猪瘦肉、鹅蛋、鸡胸肉等,摄入的蛋白质不易吸收,会渗入尿液中,从而导致尿蛋白高。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肾脏疾病,是由不同病因、不同病理改变、类似临床表现的肾小球疾病构成的一种综合征。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儿童紫癜会导致蛋白高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此处的蛋白一般指尿蛋白。儿童紫癜是不是会导致尿蛋白高,应根据紫癜类型进行判断。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一种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尿蛋白。尿蛋白升高通常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无法正常滤过蛋白质。如果儿童发生单纯性紫癜,则仅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现象,并不会影响肾脏功能,也不会导致尿蛋白高。如果儿童发生过敏性紫癜,可导致肾脏损害,造成尿蛋白高。 如果儿童紫癜出现尿蛋白高现象,应调整饮食结构,限制咸菜、咸肉等腌制类食物,以免增加肾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尿蛋白高和肌酐高怎么办呀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和肌酐可能与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有关,需要针对病因采取治疗措施。 1、急性间质性肾炎 若是药物因素引起的血肌酐高、尿蛋白高,需立即停止服用。对于非感染性急性期间质性肾炎患者,可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促进肾功能恢复改善症状,比如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 2、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血肌酐与尿蛋白高时,需要进行肾脏穿刺病理学检查,再明确是否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是血压升高导致患者出现血肌酐与尿蛋白高时,需使用氢氯噻嗪片、吲达帕胺片、托拉塞米片等降压类药物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 3、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蛋白尿高、血肌酐高情况时,该病的发生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肾脏微血管病变相关。患者首先需要改善生活方式,积极调整饮食、运动等来控制病情发展,同时需要控制血糖、血压,比较常用的降压药有盐酸贝那普利片、马来酸依纳普利片、缬沙坦胶囊等、降糖药有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
肾病综合征尿蛋白高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尿蛋白高需要通过一般治疗、饮食调理、药物治疗等措施改善症状。 1、一般治疗 日常注意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避免去公共场所,以免感染。 2、饮食调理 主张患者低蛋白质饮食,限制盐分摄入量,每日小于3克。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和潴钾利尿剂等减轻水肿、蛋白尿现象。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能够减少尿中蛋白质的释放量。
尿蛋白高怎么降下来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能是由于感染、糖尿病以及高血压等原因引起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方法也有区别。 1、感染 患者受到感染时,尿液中会出现大量的白细胞、少量的红细胞以及细菌等,从而导致尿蛋白升高。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头孢呋辛、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 2、糖尿病 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也容易出现尿蛋白升高的现象,可以通过合适的药物来控制血糖,例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可以选择代谢手术,从而缓解尿蛋白高的现象。 3、高血压 高血压的患者容易出现肾脏功能障碍,使血管内血液压力增高,导致蛋白漏到尿液中,引起尿蛋白升高,应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血压,降低尿蛋白水平,例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
孕妇尿蛋白高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孕妇尿蛋白高可能是与生理因素、子痫前期、慢性肾炎等原因有关,患者可以根据病因做对症治疗。 1、生理因素 如果孕妇受到寒冷的刺激、熬夜等,可能会使尿蛋白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孕妇可以不用做特殊的处理,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即可。 2、子痫前期 如果孕妇尿蛋白高是因子痫前期引起,需要遵医嘱使用硫酸镁、硝苯地平、拉贝洛尔等药物治疗,能够降低血压、降低蛋白;如果病情较重,必要时可考虑采取剖腹产终止妊娠。 3、慢性肾炎 如果孕妇尿蛋白高是因慢性肾炎引起,可以遵医嘱使用依那普利、青霉素、螺内酯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感染、降压、利尿等作用。
肾病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肾病尿蛋白高可能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肾炎、慢性肾炎等情况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肾病综合征 通常由于肾病综合征会破坏肾脏正常功能和结构,不能将白蛋白滤过并重新吸收,此时可能会导致大量白蛋白漏出至尿液中,因此患者会存在尿蛋白高的情况。 2、肾小球肾炎 由于肾小球肾炎导致肾小球功能受损,造成体内大量白蛋白进入尿液中,引起尿蛋白高。 3、慢性肾炎 由于慢性肾炎引起肾功能下降,当患者大量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猪瘦肉、鹅蛋、鸡胸肉等,摄入的蛋白质不易吸收,会渗入尿液中,从而导致尿蛋白高。
尿蛋白很高饮食该注意什么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很高者饮食注意事项有低蛋白饮食、控制钠盐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具体如下: 1、低蛋白饮食 尿蛋白高的患者平时应减少蛋白的摄入,尽量避免大量食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牛肉等,以免引起尿蛋白进一步升高。 2、控制钠盐的摄入 患者平时还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以免钠摄入过多影响机体内的水钠平衡,对病情造成不利影响。 3、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患者平时还应避免食用辣椒、洋葱、大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对机体产生刺激,影响病情恢复。
尿蛋白高的原因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也可能是与肾炎、溶血性贫血等原因有关。 1、生理因素 如果人体进行剧烈运动、受寒、精神紧张等,肾脏血管充血、痉挛,会使肾小球滤过率通透性升高,会导致尿蛋白高。 2、肾炎 如果患者有肾炎,肾脏功能受到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会使通透性升高,从而使尿蛋白高。 3、溶血性贫血 如果患者有溶血性贫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小分子蛋白质增多,超过肾脏的吸收量,会导致尿蛋白高。
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有可能是肾脏疾病、血液疾病等引起的。 1、生理因素 如青少年剧烈运动、受寒、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容易导致肾血管充血与痉挛,进而导致肾小球的滤过率暂时性升高,会出现一过性尿蛋白偏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2、肾脏疾病 如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或者急性肾缺血等,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升高、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引起蛋白尿。 3、血液疾病 如轻链病、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疾病,会导致血液中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小分子蛋白含量异常升高,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导致蛋白尿偏高。
肌酐不高尿蛋白高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肌酐不高、尿蛋白高考虑是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等原因引起的,应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如下: 1、肾小球肾炎 如果是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肌酐不高、尿蛋白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氢氯噻嗪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还可以考虑通过透析治疗、血浆置换等方式进行干预。 2、肾病综合征 如果是肾病综合征所致,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环孢素、盐酸氮芥、泼尼松等药物进行治疗。 3、高血压肾病 高血压肾病发生时,患者可以使用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等药物进行治疗,帮助改善肌酐不高、尿蛋白高的情况。
高血压和肾病的关系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可以导致肾脏损害,而肾脏损害也会导致高血压,是一个直接的关系。肾脏有一个肾小球,有个肾小管,当血压增高的时候,压力增高会使肾小球的压力上升,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发生障碍。当肾小管压力功能上升的时候会出现蛋白尿,而蛋白尿就是肾脏压力功能增高的一个内皮功能受损,肾脏的内皮功能受损。如果不缓解,蛋白尿不消失,就加重了肾脏的肾功能的异常,就会出现血肌酐的上升,以及EGFR或者是血肌酐清除力的一些异常。当出现了这些问题,就是肾脏损害的开始或肾脏损害的进展。高血压导致肾脏损害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控制血压,把它达标。目标是目前是小于130/80。因此对于肾脏损害的病人,要查蛋白尿,要查血肌酐,要计算EGFR,这样才能知道损害的程度。血压的有效管理,在减少肾脏损害中,应该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尿是IgA肾病的一个典型特征吗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判断IgA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肉眼血尿,往往持续数天后会转为镜下血尿,同时部分的患者伴有腰疼、腹痛、肌肉疼痛等情况,通过肾穿刺可以发现IgA肾病的病理表现为多样,如局灶节段性病变、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系膜增生性病变、新月体病变以及硬化性病变等,因此有些患者在初次筛出病情时也可能已经发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了,同时伴有大量的蛋白尿、低蛋白的血症、高血压等病症。IgA肾病一定要注意,在出现这种血尿的时候,也不能单单说是肉眼看到了血尿就认为是血尿,一定要注意镜下是否有血尿,也就是送到医院里,尿常规的检查里头看里头有没有红细胞,也有的病人很焦虑,因为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尿里头潜血几个加号,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光是有几个潜血加号,没有红细胞,也没有任何的意义。
膜性肾病容易发展成肾衰竭和尿毒症吗
刘秀萍 主任医师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膜性肾病离肾衰竭、尿毒症与其它各种肾病一样,治疗反应对病情的发展趋势起到最为决定性的作用,大部分的膜性肾病治疗后,只要能获得缓解就不易发生尿毒症。膜性肾病完全缓解,蛋白小于0.3g每天,间隔至少一周两次达到这个标准,血清白蛋白正常、肌酐正常,膜性肾病部分缓解的情况下是尿蛋白下降大于50%,同时尿蛋白的定量是在0.3-3.5g之间,间隔至少一周两次能够达标,且白蛋白正常或者改善,则肌酐稳定。膜性肾病完全缓解的患者不会因为膜性肾病而肾衰竭,预后相当好,即便只能达到部分缓解,也是一种胜利,肾衰竭风险大大的就减少了。不管是自发缓解还是用药诱导缓解,膜性肾病总体的长期预后还是不错的。
小孩为什么会得肾病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儿童得肾病,多见于原发性。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发育并不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感染而诱发肾病。多数是由于肾小球疾病而导致,往往和儿童个体差异和个人基因有很大关系。另外,儿童肾病也可能与免疫力低下而导致呼吸道或肠道感染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儿童营养,多进行运动,增强免疫力,防止病原体感染而诱发肾病。
肾病综合征不能吃哪些东西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饮食禁忌有以下几种方面:一、不要吃含盐较高食物,避免加重肾脏负担。二、避免吃腌制咸肉、腊肉、菠菜等,尽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油炸食物,戒烟戒酒。三、不能吃含磷较高食物,也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其他疾病出现,如菠菜。四、尽量减少吃豆制品、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五、需要进行优质蛋白,如猪肉、鸡肉、牛奶等。
肾病综合征能吃糖吗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肾病综合症患者可以吃糖,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量,不能大量吃糖,糖本身对于肾脏疾病没有什么影响,但也要注意事项。在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用到糖皮质激素,该药有一定副作用,可能会导致类固醇糖尿病,进食过多糖分,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并发症风险增加,因此要适当进食含糖类食物,平时饮食方面要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避免增加肾脏负担,还要注意尽量预防受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