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8720次浏览
长期焦虑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
当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时,体内的交感神经会持续兴奋,导致儿茶酚胺等激素大量释放。这些激素的过度分泌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荷,长期下来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血液供应,造成心肌缺血。另外,焦虑会影响血管的正常调节机制,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尤其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是为心肌提供血液的重要血管,其痉挛会使心肌的供血量显著减少,进而引发心肌缺血的表现。
若出现心脏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心肌缺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