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8
2989次浏览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因肝炎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因素或诱因引发的肝功能失代偿。
1.肝炎病毒感染
如乙肝、丙肝等,病毒复制会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肝功能。
2.药物性肝损伤
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降脂药物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引发肝衰竭。
3.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衰竭。
4.自身免疫性肝病
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自身免疫反应会攻击肝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
5.其他因素
如严重的细菌感染、肝毒性物质中毒、缺血缺氧性肝损伤、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都可能引发慢加急性肝衰竭。
6.诱因
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一些诱因可能导致肝功能急剧恶化,如感染、劳累、饮酒、药物使用不当、手术等。
对于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接触肝毒性物质,注意休息,避免感染等诱因。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以便早发现、早治疗肝衰竭。如果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