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07
3821次浏览
脂溢性脱发与雄激素水平及遗传相关,男性多前额发际线后移、头顶渐稀,女性多头顶弥漫稀,归雄激素性脱发范畴;斑秃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遗传倾向且精神应激可诱发,常突然现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脱发区,可单发多发,严重致全秃等,属自身免疫性脱发,二者本质病理等有明显区别非同种疾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差异
1.脂溢性脱发: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及遗传因素相关,男性患者多因雄激素中二氢睾酮(DHT)水平升高,结合毛囊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导致毛囊微小化,毛发逐渐变细、变短,最终脱发。遗传易感性是重要因素,若家族中有雄激素性脱发患者,发病风险增高。
2.斑秃: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毛囊,导致毛发脱落。遗传因素在其中起一定作用,约25%的患者有家族史,同时精神紧张、焦虑等应激状态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临床表现不同
1.脂溢性脱发:男性多表现为前额发际线后移,头顶毛发进行性稀疏;女性多为头顶毛发弥漫性稀疏,发际线一般不后移。脱发过程缓慢,呈渐进性。
2.斑秃:常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边界清晰,脱发区头皮光滑、无炎症表现,可单发或多发,严重时可发展为全秃(头发全部脱落)或普秃(头发、体毛等全部脱落)。
三、疾病归类不同
脂溢性脱发和斑秃分属不同的脱发类型,脂溢性脱发归为雄激素性脱发范畴,斑秃属于自身免疫性脱发,二者在疾病本质、病理机制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不属于同一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