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缺铁需明确原因,婴儿期及时添加含铁丰富食物,幼儿及儿童期鼓励多吃含铁食物,严重缺铁遵医嘱用铁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儿童补铁有特殊注意事项,要综合多因素采取合适措施并监测铁状况。
一、明确缺铁原因
儿童缺铁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如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婴幼儿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较大儿童挑食、偏食致铁摄入不够;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大增,若不能及时补充易缺铁;某些疾病导致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
二、饮食补充
1.婴儿期:对于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中铁的吸收率较高,但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每100克强化铁米粉中铁含量可达10-20毫克左右,能为婴儿补充一定量铁;还可逐渐引入红肉,如牛肉、猪肉等,红肉中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可达20%左右,7-9月龄婴儿可开始尝试少量添加,每周1-2次,每次约10-15克。
2.幼儿及儿童期:鼓励儿童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像动物肝脏,每周可吃1-2次,每次约10-15克,动物肝脏中铁含量丰富且易吸收;豆类也是不错的选择,如红豆、黑豆等,每100克红豆中铁含量约7毫克左右;新鲜的绿色蔬菜如菠菜等,不过植物性铁为非血红素铁,吸收率相对较低,但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可促进其吸收,可同时让儿童食用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三、铁剂补充(遵医嘱)
若儿童缺铁较为严重,单纯饮食补充不能满足需求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常见的铁剂有硫酸亚铁等,但需注意铁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在服用铁剂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且铁剂应在两餐之间服用,避免与牛奶、钙剂等同时服用,因为牛奶会影响铁的吸收,钙剂与铁剂同时服用可能会相互作用影响吸收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出生时铁储备不足,且生长发育更快,更容易发生缺铁,应更早开始补充铁剂,一般出生后1个月左右可开始小剂量补充铁剂,具体需遵循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
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慢性腹泻等影响铁吸收的疾病的儿童,在补铁过程中需更密切监测铁的状况,并且补铁方案可能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改善铁的代谢情况。
总之,儿童缺铁的补充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饮食情况、缺铁程度等多方面因素,采取合适的饮食调整或铁剂补充措施,同时密切关注儿童缺铁改善情况,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