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扭伤后首先要立即休息、冰敷进行初步处理,然后判断损伤程度,轻度按初步措施处理,中重度及时就医检查,康复期间需固定制动、逐步康复锻炼,注意饮食生活,促进手腕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一、立即采取的初步措施
1.休息:发生手腕扭伤后应立即停止使用受伤的手腕进行活动,让手腕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比如避免用扭伤的手腕提拿重物等。
2.冰敷:在扭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对扭伤部位进行冰敷,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冰敷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对于儿童,要注意控制冰敷的时间和冰袋与皮肤的距离,防止冻伤。
二、进行评估与进一步处理
1.判断损伤程度
轻度扭伤:如果手腕只是轻微疼痛、肿胀不明显,关节活动基本不受限,可先按照上述初步措施处理,一般在数天内可逐渐恢复。
中度或重度扭伤:若手腕肿胀明显、疼痛剧烈、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至出现畸形等情况,可能存在韧带撕裂或骨折等较严重损伤,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等检查明确损伤情况。
2.就医检查:当怀疑有较严重损伤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如果是韧带撕裂等情况,可能需要根据损伤程度采取保守治疗(如固定制动等)或手术治疗等。
三、康复期间的注意事项
1.固定制动:如果是中度及以上的手腕扭伤,可能需要使用夹板或支具对手腕进行固定制动,固定时间一般为1-3周,具体时间根据损伤恢复情况而定。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固定装置的位置正确,密切观察手指的血液循环和感觉情况,儿童由于好动,家长需更精心护理,防止固定装置松动或过紧影响恢复。
2.康复锻炼:在固定制动解除后,可逐步进行手腕的康复锻炼。例如进行手腕的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开始时活动幅度不宜过大,强度不宜过高,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幅度。康复锻炼有助于恢复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儿童在进行康复锻炼时需要家长在旁协助,确保锻炼安全且符合恢复进程。
3.饮食与生活:在手腕扭伤康复期间,要注意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肉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良好的恢复环境。对于儿童,要保证其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促进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损伤恢复。
总之,手腕扭伤后要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并在康复期间做好相关护理和康复锻炼等工作,以促进手腕尽快恢复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