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姿势不当(日常生活中不正确弯腰动作及工作中长时间不良姿势)、运动损伤(运动准备不充分、运动强度过大或姿势错误)、外力撞击等(意外撞击、摔倒),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在相应因素下更易发生腰扭伤。
一、姿势不当导致腰扭伤
日常生活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不正确的弯腰动作是常见诱因。例如,当人们在弯腰提重物时,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如果弯腰的姿势不正确,如弯腰幅度过大、弯腰时身体扭转等,就容易造成腰扭伤。以年龄方面为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腰部肌肉力量和柔韧性不如年轻人,在同样的弯腰提物等动作下,更易出现姿势不当导致的腰扭伤;而年轻人如果长期缺乏锻炼,腰部肌肉力量较弱,在进行一些需要腰部参与的活动时,也容易因姿势不当引发腰扭伤。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差异,但从事体力劳动较多的人群相对风险更高。
工作场景: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也会增加腰扭伤风险。比如伏案工作时弯腰驼背,或者在工作中需要频繁弯腰、扭转腰部进行操作,像一些仓库搬运工人在搬运货物过程中,长时间不正确的腰部动作都可能导致腰扭伤。对于有长期伏案工作病史的人群,本身腰部肌肉就处于相对紧张且柔韧性不足的状态,再加上工作中姿势不当,更易引发腰扭伤。
二、运动损伤引发腰扭伤
运动准备不充分:运动前没有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腰部肌肉、韧带等没有得到良好的激活,在运动过程中突然进行较剧烈的腰部活动,如篮球运动中的快速转身、足球运动中的急停急转等,就容易造成腰扭伤。青少年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如果运动前热身不充分,发生腰扭伤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青少年身体灵活性较好,但自我保护意识和热身习惯可能相对不足;而对于有运动损伤病史的人群,再次运动时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完全恢复,运动准备不充分更易引发腰扭伤。
运动强度过大或运动姿势错误:过度的腰部运动,如进行一些高难度的腰部拉伸、扭转等动作,超过了腰部正常的承受范围,或者在运动中采用了错误的姿势,如体操运动中不正确的翻滚姿势等,都可能导致腰扭伤。不同运动项目对腰部的要求不同,比如体操、舞蹈等项目对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如果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强度过大或姿势错误,就容易出现腰扭伤情况。对于有腰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腰椎间盘轻度退变等,运动强度过大或姿势错误更易诱发腰扭伤。
三、外力撞击等因素导致腰扭伤
意外撞击:在日常生活或工作环境中,意外的撞击也可能导致腰扭伤。例如,在狭窄的通道中行走时被突然撞击腰部,或者在交通事故中腰部受到外力冲击等。老年人由于行动相对迟缓,在一些公共场合如果发生意外撞击,更易造成腰扭伤,因为其身体缓冲能力较差;而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腰部受到撞击后更易引发腰扭伤,因为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腰部在受到外力时更易受损。
摔倒:不慎摔倒时,腰部着地或身体扭曲导致腰部受伤,也是腰扭伤的常见原因之一。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摔倒,由于其身体协调性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摔倒后腰部受伤引发腰扭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对于平衡能力较差的人群,如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平衡障碍的患者,摔倒后更易造成腰扭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