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3
0次浏览
阳虚是一个中医名词,是指机体的阳气衰弱,导致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减慢。阳气在机体中具有温暖肢体和脏腑的作用,一旦阳气虚弱就会引起身体机能减退,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阳虚根据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心阳虚、脾阳虚、肝阳虚、肾阳虚和肺阳虚,阳虚的主要症状畏寒怕冷,但是不同的阳虚类型引起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心阳虚的患者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心慌、自汗乏力、心神不宁等症状;脾阳虚的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恶心呃逆、嗳腐吞酸、四肢不温等症状;肝阳虚的患者会出现头晕目眩、乳房胀痛、月经不调、阳痿、懈怠疲劳等症状;肾阳虚的患者会出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性功能减退、宫寒不孕、小便清长等症状;肺阳虚的患者会出现气短咳嗽、声低懒言、神疲乏力、呼吸无力、咯吐涎沫等症状。心阳虚的患者可以服用参附龙牡汤、芪附汤等药物治疗;肾阳虚的患者可以服用右归九、金匮肾气丸等药物治疗;肝阳虚的患者可以服用温阳补肝汤、肾气丸等药物治疗;脾阳虚患者可以服用附子理中汤等药物治疗。阳虚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及时进补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所以一旦出现了阳虚的症状应该及时的在专业中医师的治疗下进行治疗,避免后期出现器质性的病变。